2024年10月26至27日,全球财富管理论坛·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举行。本次会议主题为以金融合作促全球共同发展,多家金融机构代表出席本次大会,并就全球市场波动下的金融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享。
中国资本市场已进入了被动投资时代。在过去,海外市场也从主动投资者占比较高逐渐演变为被动投资占主导。
普徕仕投资组合专家Ramon MARONILLA分析,当下所处的市场环境利于被动投资发展,宏观驱动的趋势包括低通胀时期非常宽松的各类货币政策。从直观的角度来看,他认为,主动投资方法会表现更优,主动管理人会做出战略决策,投资于盈利和增长前景更好的公司,而被动管理人只是选择跟踪市值加权指数。
摩根资产管理全球权益投资副主席Lee SPELMAN表示,过去几十年里,全球市场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被动投资的兴起,目前被动投资的规模已经占到全市场的一半以上。尽管如此,包括摩根在内的很多主动管理人仍然能跑赢基准,获得超额回报。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这两种方法将继续共存。被动投资是实现战术投资目标的优质工具;但主动投资可以通过阿尔法的复利效应提高长期回报。
Lee SPELMAN还表示,多年来,美股估值相较于全球其他市场的差异一直存在,投资者行为的改变需要催化剂,而中国可能就是这一催化剂。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改善,投资者信心将会得到提升。
上交所副总经理王红表示,随着境内指数化投资市场蓬勃发展,ETF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资产管理工具。上交所将进一步完善指数体系,积极稳妥推进REITs指数化产品落地;拓展ETF互联互通;不断完善ETF配套机制,构建“长钱长投”市场体系,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通过ETF入市。
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亚洲区负责人Michael Levin观察到了主动和被动投资、公募和私募市场管理费的“杠铃效应”。他认为,被动管理型资产的规模增速高于主动管理型资产,公募基金的整体管理费正在下降,叠加越来越高的运营成本、技术投资以及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和客户期待,公募市场的整体利润率正在下降。
另一方面,管理费较高的另类资产已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,另类资产的增长得益于有一定流动性限制的产品规模激增,这种产品结构设计旨在吸引那些财富管理客户。自2022年以来,私募市场为财富管理客户提供服务的规模有望持续增长。在市场繁荣、杠杆成本较低、退出选择丰富的情况下,私募市场的回报率看起来相当具有吸引力。然而在流动性选择有限的当下,私募市场的业绩会出现显著分化。
威灵顿投资管理副主席、高级董事总经理Scott Geary观察到公开市场和私募市场的融合趋势,需要投资者更全面地看待公开和私募市场的环境,打破当前将不同资产类别分隔的不必要壁垒,将市场视为一个整合的投资机会“生态系统”。
他分析,当前公开市场和私募市场的融合以多种方式体现于股市和债市中。第一,私募股权市场的爆炸式增长已经改变了股票市场的布局。与以往相比,现在的上市公司数量有所减少,而私营公司数量增多。第二,上市公司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是私营公司维持私有化的时间变长。第三,固定收益市场上,对发行人和投资者而言,私募信用已成为公共信用的合法替代品,直接贷款当前的市场占比已增至20%以上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